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源 > 业启杂多I复示宫斗大戏的商背后比A人性了

业启杂多I复示宫斗大戏的商背后比A人性了

2025-10-04 07:02:35 [趋势] 来源:全球链界

最近科技圈最精彩的连续剧莫过于OpenAI的"政变"大戏了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围观全程的吃瓜群众,我不得不感叹:再厉害的AI也比不上人类的权力游戏来得精彩啊!

一场意外却又意料之中的权力更迭

还记得上周五,当OpenAI宣布解雇CEO奥尔特曼时,整个硅谷都炸锅了。这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商业版的《权力的游戏》,首席科学家伊尔亚突然联合三位独立董事发动"政变",把创始人兼CEO奥尔特曼赶下台。作为老职场人,我第一反应就是:这背后肯定不简单!

果不其然,短短三天内剧情就出现了多次神反转。先是临时CEO临阵倒戈,然后是员工集体罢工威胁,最后连"反派"伊尔亚也倒戈了。这让我想起当年乔布斯被赶出苹果的故事,只不过奥尔特曼用了三天就走完了乔布斯十几年的回归路。

微软的"黄雀在后"战略

说到这场大戏里最精明的玩家,非微软莫属。纳德拉这波操作简直可以写进MBA教材:先是宣布要收留被赶走的OpenAI团队,给足了谈判筹码;等局面足够混乱时再表态支持奥尔特曼回归,既保全了投资又赢得了人心。

这让我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场景——当大家都在恐慌抛售时,聪明的投资者却在悄悄抄底。微软这次就是那个最精明的"投资人",在别人慌乱时稳坐钓鱼台,最终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。

员工"罢工"背后的组织文化

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OpenAI员工们的团结抗议。700多名员工联名威胁辞职,这在科技史上都堪称罕见。这说明什么?奥尔特曼的领导力确实深入人心。

我想起自己工作过的一家创业公司,当创始人被投资人架空时,核心团队几乎全部离职。企业文化就像空气,平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,但在关键时刻,它决定了企业是分崩离析还是团结一心。

董事会治理的经典反面教材

这次事件的根源其实在于OpenAI特殊的治理结构。六人董事会中三位是独立董事,这种设计原本是为了平衡商业利益和社会责任,结果却成了最大的不稳定因素。

看着董事会成员之间互相甩锅的戏码,我不禁想起那些因为董事会内斗而倒闭的创业公司。好的公司治理应该像优秀的交响乐团,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各唱各的调。

商业世界的忒修斯之船

最有趣的是那个哲学问题:如果OpenAI的员工都跑到微软去了,那到底哪边才是真正的OpenAI?这让我想起自己见证过的一个案例:某知名设计工作室被收购后,虽然保留了品牌,但核心团队全部离职,最终变得有名无实。

在这个人才即核心竞争力的时代,企业的灵魂究竟在哪里?是在商标专利里,还是在创造这些价值的人身上?OpenAI的这场闹剧给了我们最生动的答案。

这场大戏虽然落幕了,但它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问题:关于企业治理、关于人才价值、关于商业博弈。说到底,管理一个AI公司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,而是管理那些创造技术的人——这可比训练大模型复杂多了。

(责任编辑:市场)

推荐文章
  •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

    以太坊的华丽转身:当质押收益遇上机构热捧 最近观察以太坊的市场表现,我时常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。那时的ETH还只是ICO热潮中的"燃料",谁能想到七年后,这个区块链平台正在完成一场令人惊叹的华丽转身?质押经济的崛起去年上海升级后,我亲眼见证了质押市场的爆发式增长。现在每4个ETH就有1个被质押,这个数据让我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债市场的繁荣景象。有意思的是,3-5%的年化收益率正在成为链上金融的"基准利率",就像传统金融中的国... ...[详细]
  • 9月29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博弈之道

    9月29日数字货币合约市场观察:BTC和ETH的博弈之道 朋友们好啊,又到了周五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日子。说真的,每到周五我就特别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,毕竟周末前的市场总是暗藏玄机。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有意思,明明保持着震荡上行的节奏,但每次突破新高后就是不愿意痛快地延续涨势。市场情绪微妙变化按照我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,欧盘突破新高,美盘本该顺势跟上,凌晨再做适当调整。但是最近两天这行情可不太老实,欧盘突破后美盘就像个调皮的孩子,死活不肯迈大步子。这种走势让人... ...[详细]
  • Web3.0时代:数字资产营销正在如何重塑商业未来?

    Web3.0时代:数字资产营销正在如何重塑商业未来? 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Web3.0从技术圈的热词,正在变成商业领域的现实。每次参加行业论坛,总能听到企业家们热烈讨论数字资产的商业潜力。这让我想起20年前互联网刚刚兴起时的场景,历史似乎正在重演,但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区块链和数字资产。当区块链遇见商业:一场营销革命正在发生记得去年参加一个创意营销大会时,一位来自LV的数字营销总监分享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。他们为纪念品牌200周年推出的NFT游戏,... ...[详细]
  • 传统银行业的数字化突围:区块链如何重塑金融安全新格局

    传统银行业的数字化突围:区块链如何重塑金融安全新格局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感叹:在这个数据即财富的时代,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。记得去年某大型银行的数据库泄露事件吗?数以百万计的用户信息在黑市上被明码标价,这让我意识到:传统金融系统的安全架构已经到了必须革新的时刻。区块链:金融安全的"数字守护者"说到区块链,很多人还停留在比特币的认知层面。但实际上,这项技术正在悄然重塑银行业的DNA。想象一下:当你的每一笔交... ...[详细]
  • USDC流动性有多强?Circle首席经济学家揭秘:完胜传统银行

    USDC流动性有多强?Circle首席经济学家揭秘:完胜传统银行 最近在加密圈里,USDC的流动性状况成了热门话题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稳定币市场的人,我发现很多投资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。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掰扯掰扯。惊人的流动性储备Circle的首席经济学家Gordon Liao最近在一次线上交流会上透露了些内幕消息,听完真是让人眼前一亮。他说USDC的流动性覆盖率在200%到800%之间波动,这可是传统银行的两倍多!想想看,就算按最保守的200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世界警钟再响:从两起盗窃案看资产安全之道

    加密世界警钟再响:从两起盗窃案看资产安全之道 最近加密圈又不太平了,先是HTX被盗790万美元,紧接着Mixin更惨,直接损失2亿美金。这两起事件像两记重拳,再次把我们打醒:数字资产安全这个老问题,依然是个大问题。平台出事,倒霉的总是用户每次听到这种消息,我都忍不住叹气。用户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平台保管,结果平台被黑,最后受损失的不还是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吗?HTX这次还算厚道,承诺全额赔付,但Mixin只愿意承担一半损失,另一半只能让用户自认倒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ETF遇冷后:1600美元关口成关键战场

    以太坊ETF遇冷后:1600美元关口成关键战场 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"二哥",以太坊最近的走势真是让人捏把汗。在经历了500天支撑线的神奇反弹后,ETH好不容易突破了下降趋势线,结果刚冲到1751美元就蔫了。这不,现在又回到1600美元上方徘徊。说实话,这走势跟坐过山车似的。技术面分析:关键的500天支撑线熟悉技术分析的朋友都知道,9月11日那根阳线特别有意思。当时ETH正好触及那条已经形成473天的上升支撑线(说真的,能在这么长时间里保持趋势线... ...[详细]
  • MakerDAO为何下嫁Gnosis?一场DeFi巨头的战略突围

    MakerDAO为何下嫁Gnosis?一场DeFi巨头的战略突围 说实话,当MakerDAO的Newchain计划在媒体热度消退后,我差点以为这个项目要胎死腹中了。但戏剧性的是,MakerDAO不仅坚持了下来,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大惊喜——携手Gnosis Chain推出Spark协议。这个消息一出,整个加密圈都在猜测:MakerDAO是不是真的要跳出以太坊的舒适圈,开启它的多链征战了?Gnosis Chain:MakerDAO的理想伴侣?Gnosis Chain... ...[详细]
  •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:企业生存指南

    香港稳定币监管风暴来袭:企业生存指南 2025年8月1日,这个日子对香港加密圈来说绝对是个分水岭。就在大家以为还有缓冲期时,金管局在7月29日突然甩出四份重磅文件,像颗深水炸弹把市场炸开了锅。作为一名见证过多次监管风暴的老金融人,我不得不说这次出手又快又狠。监管细则:刀刀见血记得那年支付宝被约谈的场景吗?这次稳定币监管的力度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四份文件里,《持牌稳定币发行人监管指引》和反洗钱指南是主菜,其他两份说明则是配套菜单。我仔细研读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便宜钱找上门时,你真的敢捡吗?解密黑U跑分骗局

    当便宜钱找上门时,你真的敢捡吗?解密黑U跑分骗局 作为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这些年我见过太多打着"高收益"幌子的骗局。最近在加密货币圈兴起的黑U跑分骗局,本质上就是传统杀猪盘披上了Web3的马甲。说真的,这种骗局能屡屡得手,就是因为它精准戳中了人性最脆弱的部分——贪婪。天上掉馅饼?当心是陷阱记得上周一位朋友跟我分享他的遭遇,简直活脱脱就是教材级别的案例。他在某视频平台看到"5分钟稳赚2000元"的广告,点进去发现是个所谓"USDT套利平台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