局金融击美联手布的绝地反储和传统t联
前两天发了篇金融巨头入场的文章,没想到在圈内引起不少讨论。特别是关于美联储和Swift的动向,大家似乎格外关注。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,今天我就来好好聊聊这两家"老钱"机构的最新动作,希望能给同行们带来一些启发。
代币化困局:理想丰满,现实骨感
现在RWA(真实世界资产)最火的话题莫过于资产代币化了。但说实话,除了稳定币这个"优等生"外,其他代币化项目不是规模太小,就是用户不买账。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——就像让一个叛逆少年融入传统家庭,新事物要和老系统和平共处谈何容易。上次提到的摩根大通想推存款代币都处处碰壁,可见一斑。
但今天要说的这两位主角可不一般:一个是掌控美元命脉的美联储,一个是全球银行间的"传声筒"Swift。他们的方案,或许能让我们窥见未来金融世界的模样。
支付系统的"命门"在哪?
先给大家科普个冷知识:现在的跨境支付必须经过Swift这个"收费站",而涉及美元结算的交易更是绕不开美联储的Fedwire系统。这就像城市里的交通枢纽,看似四通八达,实际都掌握在几个关键节点手里。
说到这里,不得不吐槽当下加密圈整天嚷嚷"去中心化"的口号。但到底要去谁的中心?大家心里得有点数。代币化资产喊得震天响,可没有支付通道支持就是"空中楼阁";同样,光有支付系统没有资产也是白搭。
RLN方案:老钱的区块链阳谋
Swift这帮"老钱"们显然坐不住了,他们搞出个叫RLN(监管责任网络)的方案。简单来说,就是让各家银行把负债(也就是咱们的存款)代币化,装进同一个篮子里。支付流程看似去中心化,实则暗藏玄机——美联储依然牢牢把控着结算大权。
这个设计很妙:既保留了中心化管控,又能享受区块链的效率红利。比如交易实时确认、7×24小时运转、智能合约可编程这些时髦功能一个不少。去年我在新加坡参加金融科技峰会时,就听瑞士信贷的CTO私下感叹:"这可能是传统金融最聪明的防守反击。"
Swift的生存焦虑
有人问:Swift这不是给美联储做嫁衣吗?这就得说说Swift的独特身份了。这组织其实像个超级DAO,由全球3500多家金融机构共同掌控。我常常开玩笑说,要是Swift发币、报文收gas费,活脱脱就是个"古典版区块链"。
但问题是,Swift这些老牌玩家对区块链技术实在不太感冒。去年他们拉上Chainlink在欧洲搞测试,那场面就像老教授带着博士生做实验——理论都懂,实操抓瞎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这合作真成了,Chainlink的前景确实值得期待。
货币体系的攻防战
现在的货币体系就像座金字塔:央行货币是塔尖的M1,商业银行存款是塔身的M2。咱们普通人能接触到的央行货币,恐怕就剩口袋里皱巴巴的纸币了。
反观加密货币世界,比特币这类"野孩子"完全游离在体系之外。稳定币还算听话,毕竟有美元储备兜底。但说实话,传统金融机构要再不抱团,支付市场被加密势力蚕食是迟早的事。这让我想起2018年参加达沃斯论坛时,一位摩根士丹利高管私下感叹:"我们正在见证货币主权的重新洗牌。"
未来金融的三个铁律
基于这些年对市场的观察,我觉得有三条铁律会决定未来走向:
第一,监管从不手软。从KYC到反洗钱,合规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。毕竟野蛮生长的市场最后都是韭菜遭殃。
第二,技术是中立的。就像当年银行从纸质账本升级到电子系统,监管规则始终与时俱进。现在轮到区块链了,监管原则依然是"同行为,同监管"。
第三,自由竞争创造价值。经济学家哈耶克40多年前就预言私人货币的竞争能遏制通胀,没想到这个预言被加密货币实现了。传统金融要想不被淘汰,就得学会自律。
说到底,这场金融变革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老钱们正在用区块链武装自己,而加密新贵则在不断攻城略地。作为从业者,我们既要保持清醒,也要拥抱变化——毕竟,未来的金融世界,注定是传统与创新共舞的舞台。
(责任编辑:政策)
-
8.27行情速递:比特币即将迎来关键反攻 以太坊多头强势需警惕
作为一名在币圈摸爬滚打了8年的老兵,我深知这个市场最残酷的真相:活下来比赚钱更重要。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韭菜们,往往都是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倒下的。还记得2021年519那天吗?多少人因为不懂得及时止损,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。比特币现在报价110000,这行情让不少人都捏了把汗。说实话,昨晚的走势确实吓人,120日均线109200都破了。但仔细看看盘面,你会发现MACD已经出现背离,主力明显在1080... ...[详细]
-
昨天夜里,美国官方一纸声明说不会用国家储备购买比特币,就像往滚烫的油锅里浇了瓢冷水,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瞬间炸开了锅。说实话,这个决定虽然在意料之中,但时机确实够损的——正好打断了市场原本良好的上涨节奏。这场突如其来的暴跌,让超过10万投资者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近4亿美元。看这惨烈的数据,我的老友群里已经有几个"加密老韭菜"在哀嚎了。比特币昨天的表现简直弱不禁风,连前天的低点都没守住。不过有意思的是,虽然... ...[详细]
-
段永平在《投资问答录》里那句"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",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。说实话,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,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——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。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《大空头》这部电影,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。不过说实话,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,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,总觉得隔着一层纱。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,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... ...[详细]
-
段永平在《投资问答录》里那句"能从他人经历中学习的人都是人才",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。说实话,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算不上什么投资天才,但至少可以当个好学生——把历史这本活教材读透。以前我总爱跟朋友们推荐《大空头》这部电影,它把2008年金融危机拍得入木三分。不过说实话,对很多年轻投资者来说,那场危机就像教科书里的案例,总觉得隔着一层纱。但眼下正在发生的中国房地产危机就完全不同了,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身处... ...[详细]
-
看着盘面忽上忽下的行情走势,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:币圈一天,人间一年。昨天以太坊的表演可真够精彩的,先是早盘在4060美元附近来了个漂亮的"金针探底",接着晚上又在4100美元附近玩起了"深V反转",今早更是冲高到4375美元后开始回落。这种剧烈震荡的行情,说实话,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心跳加速。技术面深度解析从日线级别来看,昨天那根大阳线确实给多头打了一针强心剂,直接把前天的大阴线给生吞活剥了。但咱... ...[详细]
-
这周的稳定币市场可谓硝烟弥漫,各国政府和大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个新兴领域。说实话,这场争夺战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加密货币范畴,正在演变成一场关乎未来金融主导权的全球竞争。国家层面: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亚洲三强中日韩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本币稳定币的推进速度。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各国争夺SWIFT主导权的场景。只不过这次,战场转移到了区块链上。美联储两位理事的发言特别值... ...[详细]
-
8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透过迷雾看清BTC和ETH的真实走向
说到昨天的交易,还真是让人捏把汗。我在欧洲交易时段113360附近果断开了个空单,最终在112670成功止盈。现在市场就像个醉汉在跳舞,跌多了就晃两下,涨点又马上打回原形。但我要提醒各位,千万别被这点反弹蒙蔽了双眼!这绝对不是底部信号,更不能成为你盲目抄底的理由。比特币(BTC)技术面剖析从日线来看,昨天的K线就像个不甘心的小阳线,夹在一堆阴线中间显得特别突兀。价格就像个被罚站的学生,乖乖地站在均... ...[详细]
-
Cathie Wood的投资哲学:如何在加密市场中发现下一个风口?
作为华尔街最有远见的投资人之一,Cathie Wood最近和我聊了聊她对加密市场的最新看法。说实话,这位投资女王的观点总是能给人惊喜——就像她说的,稳定币的发展速度连她自己都始料未及。"你知道吗?我们原本预测稳定币要到2025年才能达到150万规模,"Cathie笑着告诉我,"但现在看来,这个数字可能太保守了。在《Big Ideas 2025》报告中,我们甚至考虑把新兴市场预期调低一些——因为其他... ...[详细]
-
凌晨一点半,我盯着屏幕上跳动的K线图,咖啡已经续了第三杯。说实话,在这个市场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:活着比赚钱重要。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刺耳,但事实就是如此。你看那些昙花一现的"暴富神话",最后有几个能笑着离场?比特币现状:高空走钢丝现在BTC报价11700美刀附近,说实话这行情就像在玩高空走钢丝。昨晚117700的压力位确实被突破了,但你看现在的走势,明显又在往回震荡。主力资金开始出... ...[详细]
-
加密货币的十年突围:从华尔街弃儿到金融新贵的心路历程记得十年前的华尔街,提到加密货币就像说起什么非法勾当一样。谁能想到现在连贝莱德这样的金融巨头都在热烈讨论比特币ETF?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亲眼见证了这场金融史上的革命性转变。要说最戏剧性的反转,莫过于拉里・芬克这样的金融教父级人物。当初华尔街对加密货币嗤之以鼻,现在呢?我有个老友在摩根大通,他告诉我现在公司内部讨论区块链就像讨论天... ...[详细]